今天是:
理论研究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2015年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5-11-30 10:30:00 来源: 点击次数:

  2015年11月25日上午,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会议在北京首都大酒店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五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北京华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人民日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干部学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出版社等媒体和兄弟单位。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全体同志和中国侨联办公厅部分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侨研所副所长张秀明主持。

   中国侨联课题是每两年一次向全国发布的省部级课题。目的是为了汇集专家学者、凝聚侨界人才围绕党和国家决策和侨务工作亟需的重大课题, 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同时提供开展关于华侨华人问题的基础理论研究平台,推动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思想价值的侨史研究。中国侨联领导十分重视中国侨联课题工作,多次提出指导意见并给与大力支持。作为负责管理和实施中国侨联课题的具体部门,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始终按照《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国侨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课题评审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规定,稳步有序推进课题管理工作。

   会议首先由侨研所理论政策研究部主任巫秋玉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2013—2015年度中国侨联课题二年期结题情况。2013—2015年度中国侨联课题共立项80项,其中一年期课题33项,二年期课题47项。一年期课题结题工作于2014年12月结束,27项结题成果已经收入《中国侨联课题研究成果文集2013-2015年度》第一册(上、下)。二年期47项课题中,一般课题31项、青年课题12项、委托课题4项。截至目前,二年期课题共有31项完成课题研究,提交结题申请书和研究成果,有16项课题申请延期。经专家对31项结题成果进行匿名评审,鉴定等级为"优秀"的有6项"良好"的有16项,"合格"的有6项,所有结项课题合格率达到90.3%。已结题的研究内容丰富,有基础研究,针对热点问题的现实研究,以及有关侨务工作的应用研究,并且具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直接服务侨务、侨联工作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的成果凸显。第二,传统侨史研究成果丰富,现实侨情研究具有应用价值。第三,以侨乡、海外侨社实地调研考察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成果多元高质。

  一般课题负责人代表、青年课题负责人代表、特别委托课题负责人代表分别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华文学院李嘉郁教授作为一般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美国华文教育的现状与侨务工作对策研究"课题成果。该项课题一是对美国华文教育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华文教育的发展规律;二是梳理了国内所有涉美华文教育的方针政策,并考察各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开展的相关工作;三是针对美国华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讲师郑乐静作为青年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社会变迁研究"课题成果。该项课题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原始资料,进行口述史访谈,对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进行探讨,既纵向梳理日本温州籍老华侨华人的历史发展进程,又横向比较日本温州籍新华侨华人的现状,对全面了解日本华侨华人群体的情况具有积极意义。韩山师范学院黄晓坚教授作为特别委托课题负责人代表发言,介绍承担的"侨联组织的起源、发展、功能演变暨恢复华侨联合会名称的依据分析"课题成果。该项课题以侨联组织的发展历史作铺垫,着眼于不同时代背景下侨联组织的、功能研究,以及当前恢复华侨联合会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以东南沿海四省市为个案探讨侨联工作路径,提出的拓展侨联工作的对策建议有参考价值。

  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经过2011-2013年度、2013-2015年度两届中国侨联课题的发布,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研究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和社会价值日益提高。目前,中国侨联课题已经成为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学术价值的特色品牌,得到侨史学界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好评。针对中国侨联课题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与会专家们群策群力,畅所欲言。

  有的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体现出"三新",一是新的问题和领域,填补华侨华人研究的一些空白;二是新的成果和见解,不断推进和深化既有研究领域;三是新的人才和队伍,以课题工作为平台凝聚国内外学界力量,尤其引导很多年轻人参与华侨华人研究工作。有的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侨联课题设立四年多来,始终坚持两方面"并重",在课题设立方面,对青年学者的鼓励和对资深专家的支持并重、对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的资助和对侨务系统工作人员的支持并重;在课题内容方面,基础研究与对策研究并重、国内侨情与海外侨情并重、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并重。有的与会专家表示,中国侨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完善、规范有序,在立项阶段,坚持重视基础研究的特点,也逐步加强应用研究和现实侨情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在评审阶段,充分借助和发挥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平台作用,充分调动科研院所、侨务系统等各方面积极力量,共同推动中国侨联课题工作的发展;在结题阶段,逐渐重视对课题成果持续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增强了课题成果的持续效应。有的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做好课题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期刊、专著等形式推广研究成果,使课题成果在学界更具影响力;通过加强专业研究人员与基层侨务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课题成果在侨务系统更具影响力;通过网络等新媒体的推荐宣传,使课题成果在社会公众中更具影响力。有的与会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加大中国侨联课题的资金支持额度,既要保证课题工作的涉及面、参与度、影响力,也期待推出更多高、新、尖的精品。有的专家表示,此次课题结题工作效率高、质量高、规格高,是侨研所整体工作面貌的一个缩影。侨研所近年来的发展十分显著,无论是课题发布、杂志刊物、书籍出版、学会工作,还是联系团结专家学者,培养锻炼青年队伍,组织召开学术会议等,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学界的一致肯定和赞誉。

 

  与会专家们认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中国侨联课题已经成为汇集专家学者、培育年轻人才的平台。中国侨联课题应继续在选题、论证、评审等方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顺应现实需要,在凝聚侨界力量、引导研究方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我国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新发展。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综合专家学者们的建议,侨研所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中国侨联课题工作,一是更好促进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通过《中国侨联课题成果专报》、专著出版、刊物登载、召开论坛交流等方式,扩大研究成果影响;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资金运作、运转提高效益;三是规范课题研究内容,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对策研究并重,侨史研究与侨情研究并重;四是增强课题结构科学性,既要尽可能支持更多的学者进行研究,也要突出重点课题;五是加强课题成果辐射效应,对已经完成但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课题,追加经费支持;六是不断培育和扩大研究队伍,更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加强交流与合作。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上一篇:2015习近平总书记侨务论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下一篇:新生代“中国特性”趋弱 华人身份认同淡化需破解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成吉思汗东街22号 联系电话:0471-4813674
Copyright © 2024 内蒙古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版权所有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1091号   蒙ICP备2021000828号 技术支持: 一街科技